鲁甸,位于云南省第四大平坝——昭鲁坝子西南,古称“朱提(shūshí)”,自“秦凿五尺道”和“汉筑南夷道”后,就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和古“南丝绸之路”的要冲。全县国土面积1484平方公里,辖2个回族乡9个镇和2个街道1790个村(居)民小组,总人口50万人,有汉、回、彝、苗、布依等14个民族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1.1%。县城建成区面积8.1平方公里,有常住人口10.3万人;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,最低海拔568米,年平均降雨量923毫米,年平均气温12.1℃,夏季平均气温19.6℃,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和云南省文明城市、美丽县城,是生态优良、环境宜居、避暑康养休闲的理想之地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1.7亿元、增长8.5%,新开工建设项目222个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.32亿元、增长18.9%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5%。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.8亿元、增长31.5%。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.5亿元、增长8.7%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33858元、14475元,分别增长3.5%和8.5%。落地招商引资项目82个,省外到位资金45.8亿元。13个项目获得专债和预算内投资支持7.6亿元。
——历史文化渊远流长。“黄金生于丽水,白银出自朱提”,鲁甸作为朱提银的主产地,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采冶白银,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云集了全国各地10万余劳工和客商,形成了“乾嘉大旺”的繁荣景象,素有“朱提之源、千年银都”之美誉。望帝杜宇的传奇故事也发源于鲁甸,境内54项文物古迹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,闻名遐迩的野石山新石器遗址、清雍正年间修建的拖姑清真寺均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鲁甸历史沿革: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属益州犍为郡朱提县;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属国都尉朱提县;三国蜀汉建安二十年犍为属国改朱提郡,属朱提郡朱提县;晋朝属宁州朱提郡朱提县;南北朝(北周)改宁州为南宁州,属朱提郡朱提县;隋朝设恭州,属恭州辖地,后废恭州入开边县;唐高祖武德元年复恭州,武德八年改为曲州,属曲州朱提县;唐天宝十三年,南诏势力已东踞石门,属南诏东川郡乌蒙部,时称阿竽路部,今县城称鲁望;宋朝属大理政权乌蒙部,称小乌蒙;元朝属乌蒙路,称小乌蒙,实行军屯;明朝称小乌蒙,属四川乌蒙军民府;清朝雍正五年改土归流设古寨巡检,改隶云南;雍正九年置鲁甸厅,属昭通府;民国改厅为县,属滇中道,裁道后属昭通行署;1949年11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6支队新编32团进驻鲁甸;1950年——相继成立中国共产党鲁甸县委员会、鲁甸县人民政府,属昭通行政公署;1958年并入昭通县;1962年——恢复鲁甸县建制;2001年——昭通撤地设市后,属昭通市。
——交通便利区位独特。鲁甸位于昆明、成都、重庆、贵阳4个省会城市的地理中心区域,至成都、贵阳、重庆均在5小时左右车程,县城至昭通中心城区20分钟车程,距内昆铁路昭通站33公里、昭通新机场10公里、昆明310公里,银昆高速、都香高速、渝昆高铁、攀昭毕铁路、国道213和国道356穿越县境,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通道。
——物产丰富资源汇集。鲁甸境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,拥有着铅、锌、银、铜、铝土等10余种金属矿和石灰岩、硅石等非金属矿藏,已探明铅锌矿储量820万吨、银矿储量683万吨、玄武岩储量5000万吨;境内蕴藏水能资源120万千瓦,太阳能、风能资源蕴藏量达180万千瓦,可开发利用总量65万千瓦以上。独特的高原河谷气候,创造了鲁甸丰富的生物资源,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巨大,作为全省马铃薯、生猪、黄牛、烤烟生产基地,花椒、核桃、苹果、樱桃等农副产品享誉四方。2024年完成粮食种植56.51万亩,烤烟收购15.06万担。新建高标准农田6.26万亩、马铃薯高标准基地2.18万亩,提升改造苹果基地1.5万亩,实施核桃品种改良9000亩、花椒提质增效2.2万亩。肉牛存栏10.97万头,生猪出栏21.63万头。建成试验示范基地4个,新增“绿色云品”3个,15个农产品获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鲁甸大麻2号核桃获评云南十大林木良种。净增农业企业149户,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5户。
——蓄势待发前景广阔。鲁甸县紧紧围绕国家支持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、省委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、深入推进“六大战略”、扎实做好“产、城、人”三篇文章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融入新发展格局,有序推进县城南部新区、茨院片区昭鲁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规划,积极推进昭鲁一体化和昭通“双百”大城市建设。进一步优化省级产业园区“一园三片区”布局(茨院商旅物流片区、鸭子塘片区和江底片区),加快推进鲁甸茨院商旅物流园、高原特色绿色产品产业园、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冷链食用菌产业园等3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项目,园区承载能力和招引优势不断提升,正全力打造脱贫致富示范区、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区、昭通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先行区。
滇公网安备 53062102000108号